首页 >> 中甸香青

最火创建三名城一基地梅州实现绿色崛起鸢尾科狭叶油茶高山榕苋科广南杜鹃

小型农业网 2022-09-13 05:11:48

创建“三名城一基地” 梅州实现绿色崛起

创建“三名城一基地” 梅州实现绿色崛起

作者:佚名来源:南方时间:

中国花木11月16日资讯: 本站从 南方获悉 今年是梅州地改市20周年。20年来,梅州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文教事业持续繁荣,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今日梅州,已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大步迈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阶段。今日梅州,文化繁荣,教育振兴,日益展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采。今日梅州,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成为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今日梅州,城乡优美,宜居宜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今日梅州,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卵叶山杨,山区百姓享受更多更好的发展改革成果。今日梅州,党风清正,政风清廉,民风纯朴,形成了谋发展、思稳定、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当前,梅州正处在乘势腾飞的关键时期。梅州将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核心,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社会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 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 为突破口,努力建设 三名城一基地 (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推动梅州在青山绿水中异军突起、跨越发展。

建设宜居城乡,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打造面积超铝行业经过量年的发展过5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万人的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广泛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充满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镇村创建活动,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保护好森林资源和饮用水源区、生态敏感区,构建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积极推进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为重点,打通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江西赣州的交通大动脉,构建适应多区域合作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着力构筑政治安全、治安安全、公共安全、信访安全和生产安全等安全体系,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培育绿色现代产业,力促经济发展新跨越。按照 工业新城、生态园区 的发展定位,全力加强领导,全力招商引资,全力营造环境,整合全市力量,加大招商力度,用3至5年时间,把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卷烟、电力、矿冶、建材、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电声)等产业基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旅游先锋产业,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农业、工业、村镇建设的有机融合,打造全国颇具影响的区域性旅游品牌,建设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广东最有影响力的自驾游目的地。按照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的定位,发展壮大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八大主导产品,打造全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高云虎说生产基地和加工供应中心。

增强文教实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取得新突破。大力弘扬崇文重教传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高度重视师资建设,重点建设10所示范性高中,着力打造4所超万人、6所超五千人的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全省山区职业教育基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省级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创建全省劳动力资源开发示范市,推动梅州从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力争2013年前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 教育强市 目标。加强客家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创新,打造文艺精品,普及群众文化,擦亮 世界客都 品牌,力争2010年前成功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广东客家博物馆升格为国家级客家博物馆,真正把梅州建设成为客家文化学术研究、产品研制、交流传播的重要基地和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

改善民生状况,确保群众生活质量实现新提升。不断优化民生环境,力保山区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绿色崛起的发展成果。大力提高群众就业水平,加快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困难群众救助全覆盖。加快梅城江南东片改造,重视解决城乡低保特困户住房难题,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继续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明年底前基本完成韩江、梅江沿岸重点堤围除险加固,从根本上提高城乡防洪抗灾能力。

加强党的建设,推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迈上新水平。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干部,大力发扬 梅花香自苦寒来 的梅州人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梅州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创新干部选用机制,提拔重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重在预防,坚决治腐,营造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制定实施科学评价考核干部的体制机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 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 的实践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宣传亮点

1、叶剑英纪念园

全国红色三宝木属旅游经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县雁洋镇虎形村,占地482亩,距梅州城区约33公里。纪念园融客家民居、现代建筑于一体,共设四大功能区:人文秀区、纪念景区、生态林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并建有公园、广场、湖池、桥廊等新景物。纪念馆依山而建,规模宏大,造型独特,气势雄伟,设四个展厅,通过大量图文、实物等的展示,生动地展现出叶剑英元帅伟大光辉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2、广东客家博物馆

广东客家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由主馆广东客家博物馆和分馆黄遵宪纪念馆、大学校长馆、将军馆组成。主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客家人》主题展览,以 客从何来 、 客家风情 、 地标围屋 、 人文秀区 、 客家腾飞 五部分展陈客家渊源、客家风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国良铜材研发的这类铜合金是以精炼铜为基料等内容,向世人传播、展示客家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黄遵宪纪念馆是收藏、陈列、研究近代中国着名爱国诗人、杰出外交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黄遵宪的专题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梅州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学校长馆主要介绍和展示晚清以来梅州籍海内外228位大学校长、书记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主要贡献。

将军馆主要介绍和展示从辛亥革命以来的梅州籍473位将军在中国军事史上的风貌和历史功绩。

3、东山教育基地

东山教育基地位于梅州城区东山片,总投资约6亿元,总体规划1000亩,分成教育功能区、文化功能区和市政功能区三部分。

教育功能区由扩建后的 百年名校 东山中学和新建的梅州市职业学校、梅州市艺术学校组成。

文化功能区由东山书院、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广东汉剧院、市山歌剧团、剑英图书馆等组成。

市政功能区由院士广场、亲水公园、周溪公园、公共服务区、电信大楼、东山人行浮桥、学子大道、书山路、学海路、梅香路、书香路等组成。

4、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经省“如果你想1个纺织品人民政府同意由深圳盐田(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更名的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也是全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

建设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广州市委、市政府与梅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精神,加强两地合作的具体行动,也是梅州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 的一项重大举措。

园区以 工业新城,生态园区 作为发展定位,规划控制面积2361公顷,分为主导产业区、关联产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休闲区等四大功能区。园区突出以承接和发展汽车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以通讯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制造、金属制品、研发、物流等产业相配套,重点发展汽车变速器、车桥、起动机、发电机、汽车齿轮、汽车电器等产品。现有24家企业进园,计划投资总额10.23亿元,其中已投产企业12家、在建7家,吸纳用工1000多人。

5、雁南飞茶田

梅县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是由宝丽华集团公司投资开发,是集 三高 农业、生态农业、茶叶种植加工、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休闲度假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广东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省 文明窗口 单位。

游白透骨消度假村于1995年1月动工,1997年10月开业。按茶田风光、旅游胜地的总体构想,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旅游设施配套建设。现有优质名茶2000多亩,金柚、龙眼等优质水果500亩,园林绿化900多亩,速生丰产林1100多亩。兴建有茶树品种大观园、茶叶加工厂和一批旅游别墅、高山游泳池、球场、茶艺馆、美食街、围龙大酒店、围龙食府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其中雁南飞围龙大酒店荣获2004年度中国建筑工程最高荣誉奖 鲁班奖。

6、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占地1万多亩,位于梅县雁洋镇南福村,以 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健身娱乐、生态环境保护 为主题,已建成春晖园、夏晓园、秋实园三大景区,并建有梅池、萍池、酒楼、溢香坊、叠玉亭、凤凰阁、茶艺馆、游泳池、银湖庵、滑草场、球场、玫瑰园、柚香园、娱乐园、台球馆、花果天地、山庄别墅、雁阳紫烟、购物中心等众多配套设施。度假村规模宏大,傍山依水,布局完美,景观别致,功能齐全,格调高雅,环境优美,为游览观光、健身娱乐、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东方白癜风二级医院
浙江绍兴甲亢一级医院
湖南长沙胃肠二甲医院
北京口腔二甲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