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毛飞蓬

浙江武义创生态高效模式产道地优质药材沙蓬属

小型农业网 2022-07-29 13:54:40

浙江武义:创生态高效模式产道地优质药材

泉溪镇杨村龙翔“元胡-水稻”轮作示范基地

武义县作为我省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历史。在“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中药材产业作为我县富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生态高效、道地优质”的理念,积极推行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机械化加工和信息化销售,强化政策扶持、科技支撑、主体培育、品牌引领和中医药文化促进,做长做强中药材产业链,整体提升全县药材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助推“生态发展,绿色崛起”。

武义县“八山半水分半田”,生态环境优越,自古就是中药材天然宝库。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历史悠久,炮制技艺最早可上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自然优势凸显,种植意愿强烈。我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利于中药材生长和养分积累,山区昼夜温差大,小气候环境丰富,不同习性的中药材都能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中药材种植已逐步发展为部分乡镇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药企的土地普遍是以600-10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处流转得来,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种植、加工过程中需雇工参与生产,又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因而农户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也很高。企业种植、加工效益好,都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意愿。

加大扶持力度,产业区块明显。2013年起我县将中药材产业列入全县农业主导产业,逐力加大扶持,进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和规模化基地建设。对新发展浙贝母、元胡、白术、白芍、菊米、天麻、玄参、覆盆子等药材集中连片20亩以上,给予适当补助。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形成五大区块,包括:白姆乡、俞源乡铁皮石斛、灵芝、西红花基地;新宅镇白术、玄参、天麻、杭白菊基地;泉溪镇浙贝母、元胡、铁皮石斛、灵芝基地;大溪口乡金银花、白术、天麻基地;桃溪镇、西联乡厚朴基地等多个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

种植品种丰富,特色基地标准。我县主要种植有铁皮石斛、灵芝、浙贝母、元胡、覆盆子、白术、白芍、玄参、天麻、三叶青、厚朴等10多种中药材。截至去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790亩,其中厚朴等多年生木本中药材11000亩,草本中药材6790亩,包括铁皮石斛、灵芝、浙贝母、元胡、覆盆子、白术、白芍、玄参、鱼腥草及天麻、三叶青、三棱、杭白菊、绞股蓝、西红花、温郁金、麦冬、半夏、黄精等。形成了以寿仙谷药业白姆乡灵芝、铁皮石斛、西红花基地;万寿康公司王宅镇铁皮石斛、灵芝、三叶青基地;众蕊齐公司泉溪镇浙贝母、元胡基地等为代表的10余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

产业主体壮大,效益情况良好。我县有寿仙谷、万寿康、海兴生物、济世德泽等15家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十里沟、百川、良武等20余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灵溪谷、山哈、家禾等5家庭农场及10余名中药材种植专业大户, 2015年全县中药材销售额达4.62亿元。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其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通过了中国和欧盟有机双认证、国家中药材GAP认证、保健食品和中药饮片GMP认证等质量体系认证,去年销售收入达3亿余元;浙江牛头山药业有限公司是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多项技术申请了国家专利,去年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浙江海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省著名商标和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了国家绿色、有机及GMP质量体系认证,去年销售收入达1700余万元。

种植模式创新,有机前景看好。我县结合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采用林药结合(林下套种三叶青)、草药结合、粮药结合(元胡-水稻轮作)、果药结合等种植新模式。探索“有机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栽培生产道地药材。严把原料关,创造“仿******有机栽培技术”,严格遵循药材自然生产规律,不人为缩短药材生长周期,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生产激素,也不使用转基因技术,确保药材天然,无污染。2011年国家农业部首个铁皮石斛地理保护标志落户浙江寿仙谷珍稀植物药研究院。此外,实施中药材身份证可追溯制度,从种植和采挖源头上建立追溯机制。积极推进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从源头上把控好中药材的质量。日前,全县已建立有机铁皮石斛基地1070.55亩和有机灵芝基地440亩。

中药材发展主推技术

元胡机械化收获

元胡在我国许多地区均有栽培,但主产区在浙江省的磐安、东阳等地,产量占全国85%以上。我县从2012年起,药农逐步增加种植面积,2015年全县元胡种植850亩,其中泉溪镇姆山前村片300余亩。元胡的收获方法历来采用传统原始的手工收获,劳动强度大。2014年我县众蕊齐公司和稼源公司就联手一同研发、设计和试验元胡收获机,该收获机应用牵引机带动前方挖掘和后方滚筒式过筛分离,基本实现元胡挖掘、果土分离和果粒集中铺放。目前,元胡收获机已经更新到5代。一天机械化收获元胡可达6亩,每亩仅需花费400元,共计2400元;同样一天人工收获6亩元胡需要50工,需要人工费6000元。如不及机械成本,投入减少60%,效率提高近50倍。

“药-稻”轮作模式

2013年全省第一批农作制度创新示范点之一,“浙贝母-水稻”轮作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建设落户在我县,由武义县十里沟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承担建设任务。该合作社对水稻、元胡、浙贝母的茬口安排进行合理衔接,落实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使两种作物均能实现高产。水稻5月25日左右插秧,9月15日左右收获。浙贝母和元胡在9月中下旬播种,翌年5月初收获,是种植水稻的最佳前茬作物。实施“药-稻”轮作经济效益明显。水稻亩产500公斤,产值1500元;浙贝母亩产750公斤,产值45000元;合计“浙贝母-水稻”每亩总产值46500元。元胡亩产400公斤,产值9000元,合计“元胡-水稻”每亩总产值10500元。实现“亩产千斤粮,收人过万元”钱粮双收的生产效益,并且这种植模式在同一生态区域可复制推广。

三叶青林下套种

由于在******条件下,三叶青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苛刻,人工仿******栽培一般采用塑料大棚和普通荫棚栽培模式。在对三叶青仿******栽培技术和******三叶青生长环境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遮荫是三叶青栽培成功的关键。2015年6月武义汇美中药材有限公司在白姆乡后树岭建立三叶青种植基地175亩。采用专用袋(容器栽培)新型栽培模式,林下(竹阔和松阔混交林)种植三叶青92万袋,建有三叶青良种繁育基地28亩,年可产苗600万株以上。三叶青一亩2500-3000棵,预计亩产650公斤,三年期亩产值14万,净收益9万。研究开发三叶青林下种植技术,既可解决“遮荫”,又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增加林产品供给的有效措施。

武义铁皮石斛

国家地理标志

2011年国家农业部首个铁皮石斛地理保护标志落户浙江寿仙谷珍稀植物药研究院。目前,全县铁皮石斛2000亩,其中有机认证面积达1070.55亩。

地域范围:武义铁皮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泉溪镇车苏和千丈岩,南到三港乡三港村,西起西联乡大坑下,北至白姆乡张坑和长***形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119°55′,北纬28°32′—28°50′,包括王宅镇、白姆乡、泉溪镇、俞源乡、熟溪街道、坦洪乡、柳城畲族镇、桃溪镇、新宅镇、西联乡、大田乡、三港乡、大溪口乡等13个乡镇街道95个行政村,可种植面积2388.7公顷。

天津人流哪个地方比较安全

积乳囊肿医院

青岛市看鱼鳞病费用多少钱

西宁疑难性白癜风医院

男性有甲亢对备孕有影响吗

友情链接